返回

鸿运天骄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157章有前因,也有后果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冯青心情不错,盛情款待王丛,就是向彭怀远抛出橄榄枝。

    实际上,冯青能有今天,背后的最大推手,乃是原组织部长、现任省委副书记的郑令文。

    而郑令文,正是郭启安这条线上的左膀右臂。

    论起来,说他是郭启安的人,一点不为过。

    其实,王锡民反映的情况,虽有夸大其词的成分,但冯青霸道,绝非信口雌黄。

    原因有两点。

    一个是,王锡民是从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位置上,就任边口市委书记的。

    说实话,关于这个位置,还真不是冯青心甘情愿争取来的。

    当时,原来书记突发疾病,倒在岗位上。

    书记一职空悬,导致边口市一度出现极不稳定情况。

    道理很简单,有希望竞争这一位置的人,各个摩拳擦掌,都铆足劲想要尝试一下。

    你争我夺,很容易出现不可预测的意外发生。

    而这种意外,肯定是负面的,会在干群之中引发不好影响。

    省委考虑到这些因素,认为此事不能拖泥带水,必须快刀斩乱麻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尽快确定书记人选。

    作为掌握全省干部调配的组织部长,郑令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冯青。

    冯青是他的副手,无论能力还是资历,绝对没问题。

    然而,冯青对于出任边口书记,并不感冒。

    因为边口在全省地级市中,经济发展等各项指标,处于中下游。

    别看身为边境城市,由于隔江相望的对面国度,实在贫瘠。

    并且在各种不可控的因素下,经常关闭边境。

    贸易来往时断时续,不能保证数量,也对边口市的外贸经济,起不到任何波澜。

    所以说,想要在边口做出成绩,为日后有更大发展,显然潜力不足。

    可郑令文主动找到他,隐晦的表示,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,多少双眼睛贼溜溜盯着,你冯青若是挑三拣四,非要等到心仪位置,估计就没戏了。

    换言之,再有这类空缺,郑令文也不会向省委推荐他了。

    得不到组织部长的垂青,等于封死晋升之路。

    即便冯青心里一百个不愿意,还是违心同意。

    和得罪郑令文相比,自己那点小心思,根本不值一提。

    有了郑令文的推荐,加之省委急切心情,一切水到渠成。

    不出三天,在省委常委会上,全票通过任命决定。

    干部公示期结束,冯青便踏上新的征程,正式执掌边口市。

    这件事发生在两年以前,那时候的彭怀远还在体总,压根不知情。

    要说冯青和王锡民有矛盾,一点不掺假。

    两人理念不同,加上王锡民也是书记最有力的竞争者。

    只是在冲刺的最后一刻,输在了先天优势上面,王锡民自然心有不甘。

    表面上配合,背地里却暗自较劲。

    当涉及决策的时候,冯青所属角度,难免与王锡民发生冲突。

    一言不合,导致二人出现争执。

    当然了,最后妥协的往往是王锡民。

    谁让他是副书记,归冯青领导呢。

    不过,那会儿的冯青,该给王锡民的面子,还是要给的。

    怎么说,在边口市,他不可能一言九鼎。

    毕竟人刚来,还未站稳脚跟,有些时候,需要王锡民的大力配合。

    因而,他和王锡民关系还算和谐,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两年过去,随着冯青建立起自己班底,在边口市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。

    更在于,他的老领导,原组织部长郑令文,一跃成为省委副书记、汉林市委书记,仅次于郭启安和彭怀远,位居洛迁省第三位。

    下一步,若是一切顺利的话,就是省长的存在。

    郑令文升官,冯青的腰杆子也跟着直起来。

    说话再不像以前那样,对于下属,其实在他眼里,整个边口市,包括他王锡民,都是他的部下。

    于是乎,各种大会小会,冯青说话更加硬气。

    要是哪个人提出不同意见,冯青一点不气,不管当着多少人的面,该训斥的训斥,该教育的教育。

    谁提出反对意见,那就是对书记发出挑战。

    敢挑战我的权威,我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。

    在他理念中,必须要树立书记的绝对权威,要不然,谁听他的!

    可偏偏这会儿,一直被他视为眼中钉、肉中刺的米超宗,竟敢不知好歹,当面顶撞他。

    这还了得,冯青怒发冲冠,不禁当即拍了桌子,还忍不住扒拉米超宗一把。

    也是寸劲儿,他的办公室铺着地毯。

    不知怎么搞的,米超宗这么大一坨,竟然没有站稳,直直栽倒下去。

    胳膊磕在沙发扶手上,无巧不巧的,磕出骨折了。

 

第2157章有前因,也有后果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